“我在上大學,可不可以談談你對大學生活的看法?”
在實名認證的個人微博上,擁有50多萬粉絲的上海家化董事長葛文耀,此刻猶如一位耐心和善的前輩導師,諄諄告誡一位剛剛邁入大學門檻的年輕人,叮囑其“工作是靠經驗和能力。學歷對找工作有用,知識多并結合實踐”。
個人簽名為“對宏觀經濟,國企改革,時尚產業有點心得;對歷史有興趣,哲學有丁點感悟”的他,其微博話題延伸范圍頗為廣泛,不僅討論公司前途,更是常常記掛中國社會改革進程。在交流中,粉絲們往往喜歡親切敬重,不失溫暖地稱呼葛總一聲“葛老”。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發現,微博,正在成為傳遞企業文化,輸出企業家價值觀,彰顯企業家精神的新興渠道,葛老只是其中之一典型代表。一部分上市公司高管,比如錦富新材董秘葛衛東、天士力制藥副董事長李文、同洲電子董事長袁明、探路者董事長盛發強等的微博內容,早已跳出個人認證身份的局限,話題不再拘泥于公司管理者的桎梏,微博內容體現著對社會問題和企業管理的深刻思辨,其微博,更像是有所擔當的現代社會公民的精神延伸。
傳播理論家麥克盧漢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獨到概念。他認為,媒介是人的擴展。在麥氏的思想視野中,媒介不是冷冰冰的外在化的存在,媒介就是人的身體、精神的延伸。媒介改變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覺方式和對待世界的態度。
企業家通過微博傳遞價值觀的現象,可以說就是麥氏“媒介延伸理論”的時代應用。在現今社會輿論環境變遷的巨大張力中,人們對于企業的認知,不僅只通過對于產品消費的口碑相傳,而且對于企業家精神的認同亦十分重要,受眾由此產生了對于企業及其產品的精神凝聚。現代商業文明涵義下的企業家精神,涉及道德價值、實業運營、思辨創新與個人魅力等企業家精神的多方面特質。在之前傳統垂直的輿論生態下,企業家精神的傳遞顯得如此蒼白枯燥。而微博新媒體的適時出現,則逐漸帶來了革命的破曉曙光。
來自企業家,特別是上市公司高管,個人微博的言論和主張,態度與觀點,日復一日地匯成著一道道生動的信息流,娓娓描述著企業家個人的精神層次和管理理念。為公眾和投資者,打開一扇直觀了解企業家智慧的窗戶,為公司價值的判斷間接提供了佐證。
微博是企業家精神的高效載體
管理學中已經達成共識的是,“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是企業家組織建立和經營管理企業的綜合才能的表述方式,是一種重要而特殊的無形生產要素。彼得·德魯克認為:“無論對個人或是機構而言,企業家精神都是一種獨特的特性。創新與企業家精神能讓任何社會、經濟、產業、公共服務機構和商業機構保持高度的靈活性與自我更新能力。”可見,企業家精神,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某種意義上的反映或擴展,它體現的正是企業的創造與進取的上層稟賦。
如果企業擁有了優秀的上層稟賦,但是缺乏通暢傳遞的媒介渠道,毫無疑問,這將對員工、消費者、公眾等相關利益方的行為驅動力之積極影響大打折扣。而潤物無聲的傳媒,特別是微博新媒體,憑借其傳播領域的革命性優勢,可以填平企業通向文化管理路途上的溝壑,讓優秀的企業家精神多維度地高效傳遞,二者的融合將使企業家精神,在日益受到關注的新媒體大舞臺上如愿揮灑,更讓其供職的上市公司口碑形象得到一定意義的升華。
必須說明的是,企業家精神作為企業文化修煉成果,應該是反映了企業文化核心要義。個人微博傳遞企業家精神的方式之所以獲得青睞,是因為其高度的真誠性。如果經過過度包裝,刻意美化,導致脫離了真實的土壤,結果將適得其反。
上一新聞:亞克力發光字:新型字邊條制字方法
下一新聞:吸塑燈箱維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