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告公司報道:時隔不到半年,住宅區通信施工標準由最初的征求意見稿變成了強制性國家標準。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出臺新規,要求從2013年4月1日起,新建小區必須光纖入戶,同時具備接入多家運營商的能力。對此,業內普遍認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規將加速光纖入戶進程,并大幅提高光纖寬帶的國內普及率,會帶動國內光纖寬帶產業的整體發展,開啟萬億規模的投資新機會。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的《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和《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兩項國家標準中,對光纖到戶的實施情況做出了強制性規定。其中包括,“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平等接入、用戶可自由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要求”。
此前,由于“假寬帶”現象頻出,帶寬速率“缺斤短兩”屢見不鮮。一方面,由開發商或某一電信運營商投資建設的情況較普通,按照駐地網開發“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開發商和單一運營商往往在駐地網的準入中掌握主導權,無法做到各運營商“平等接入”。
新規提出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平等接入,這一點如果嚴格貫徹,對寬帶運營商格局必然將有很大影響。光纖入戶新規將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公平接入,大家都可進入小區平等競爭;二是建房即建寬帶,小區住宅里的通信設施同步建設、同步驗收;三是新建寬帶直接上光纖,避免重復建設和二次改造。用戶將可以根據寬帶價格、服務等選擇自己想要的運營商,弱勢運營商將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對于光纖到戶的新規,多數市場機構認為,這對整個光纖寬帶行業而言將是一大利好,股市也快速地對此做出反應。華創證券、光大證券等券商研報預測,隨著光纖寬帶工程的推進,“十二五”期間,光纖寬帶行業的投資規模將保持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長。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權威部門預測,“十二五”期間光纖寬帶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與之相關的上下游行業整體投資規模將有望超過1萬億元。部分券商報告也估算,“十二五”期間,電信行業全行業投資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其中約50%和光纖寬帶建設以及上下游產業鏈有關。
而隨著光纖寬帶工程進一步提速,三大電信運營商會進一步增加相關設備的采購和工程建設。屆時,其上下游的接入系統設備廠商、光纖光纜生產廠商、光器件及光模塊廠商,以及物理連接保護設備廠商也將隨之受益。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表示,“寬帶中國”的提出標志著寬帶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而光纖寬帶作為我國全新寬帶網絡的物理基礎,其建設和普及不但有助于拉動寬帶產業的發展,更是我國三網融合、下一代互聯網等眾多信息產業的支撐,將進一步帶動這些產業的高速發展。
根據目前國內運營商推進速度,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國內所有中型以上城市將全部實現光纖寬帶接入,其中新建建筑和城市核心區域有望全部具備光纖入戶接入能力。
上一新聞:發光字不斷變化的藝術創作理念
下一新聞:優酷土豆完全合并操作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