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網民數量的急劇增多,消費者的行為習慣正在發生轉變,用戶對移動廣告的關注度也在不斷增長。移動廣告的廣告條設計更追求精細小巧,同時能給用戶帶來足夠的視覺沖擊,因此越來越多的用戶更愿意點擊手機應用上的廣告條,而非傳統的互聯網廣告。
據谷歌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地區智能手機使用情況調研報告結果顯示,34%的中國城市地區智能手機用戶曾經點擊過移動互聯網廣告,32%的用戶曾經受廣告影響對產品和商戶進行搜索,32%的用戶受到廣告影響產生過購買行為。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分析師表示,相對PC互聯網廣告而言,移動廣告依托移動設備的便攜性和隨身性,更容易滲透到消費者的生活,從而達到更精準的營銷目的。
智能手機時代到來后,移動廣告隨之進入了“用戶信息”時代,手機型號識別、運營商識別、地理位置等等,都能成為幫助廣告商為廣告主提供精準營銷的有力信息。而APP的普及,更能把用戶偏好與廣告精準投放緊密結合起來,APP內置廣告市場份額開始增長。
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AndroidMarket內的應用有91.1%是免費的,而剩余的8.9%的付費軟件中價格也普遍在5 美元以下,開發者通過軟件直接獲利的能力很低,基本是依靠應用內廣告來間接獲得盈利。
另一方面,對于營銷人來說,智能手機應用的主流用戶群體普遍擁有較強的經濟購買實力,思想活躍,將廣告促銷或品牌信息投放到APP上效果會更顯著。而且APP的形式多彩多樣,可以針對不同群體設計不同的App廣告形式,精準性更強,能使廣告效益實現裂變式增長。11月26日,由全球知名的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艾媒咨詢集團(IIMEDIA Research Group)主辦的“2011中國首屆移動廣告營銷大會”將在廣州隆重舉辦,大會旨在促進移動廣告市場的發展并為2012年品牌廣告主投放預算提供參考決策及建議。目前,蘋果、谷歌、寶馬、可口可樂等廣告主紛紛進軍APP營銷領域,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程序內嵌廣告將達到240億美元。
開發者創造內容的時代已經到來,并且在廣告業掀起了一股熱潮。國內的指點、有米、多盟等手機廣告平臺紛紛討好開發者,幫助開發者將應用推廣到各大應用商店。但是,目前中國移動APP市場無論從技術角度、新的應用,還是廣告平臺來講,都在大量的承襲美國模式,創新較少、優質內容比例小,要保持大量有黏性的用戶是不現實的,高質APP市場缺口非常大。
對于移動廣告平臺來說,應用的整體質量直接影響著品牌廣告主的投放熱情。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分析師表示,因為沒有一個品牌廣告主想讓自己的廣告投放在沒有傳播價值的應用上,移動廣告平臺要獲得品牌廣告主的信賴,必需要協助開發者開發出更優質的應用,以維持廣告主對自己的信任。
隨著各大品牌廣告主紛紛開始嘗試進入這一新興領域,移動廣告市場被持續看好,開發者和廣告主都能嘗到甜頭。品牌廣告主往往會選擇更穩定的移動廣告平臺作為長期合作伙伴,實際上真正能把握到廣告主和開發者各種需求的移動廣告平臺非常難覓。相應地,開發者對于移動廣告平臺的選擇比較持續,廣告主的投放預算卻是斷斷續續的。移動廣告的熱潮究竟還能持續多久,還要依靠移動廣告平臺、廣告代理商以及開發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上一新聞:亞克力廣告制品在應用中所具備的性能